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包括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辅料受微牛物污染程度,包括细菌、霉菌等菌种的数目及控制菌检查。如外用制剂须检查和验证铜绿假单胞菌,若制剂含药材原粉等,述需检查和验证大肠菌群和(或)沙门菌。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因此临床给药途径在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方法验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方法及测试菌种有哪些
一、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
1、验证菌种
(1)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CMCC(B)44102];
(2)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
(3)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
(4)黑曲霉(黑曲霉)[CMCC(F)98003];
该4种菌株具有普遍的代表性,5种菌分别代表不同的微生物类别,(1)(2)(3)属细菌,(4)真菌,(5)霉菌。验证所用的标准菌种的传代数不得过5代。
2、验证方法
1平皿法
对无明显抑菌作用的水溶性制剂,采用该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方法验证的主要思路:加菌回收。
2培养基稀释法
略带抑菌作用的水溶性制剂(上述常规平皿法试验菌回收率低于70%的),可采用该方法进行方法验证。
3薄膜过滤法
一般适用于对可溶性抑菌制剂。主要思路:滤除抑菌成分,加菌回收。
4离心沉定集菌法
主要思路:离心沉定,离心集菌。
5中和法
主要思路:制备供试液过程中加入适宜的钝化剂、酶等中和剂,以消除或减小制剂中的抑菌性。
二、控制菌的验证
1、验证菌种
(1)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CMCC(B)44102];
(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CMCC(B)50094];
(3)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
(4)生孢梭菌(生孢梭菌)[CMCC(B)64941];
验证时,依照各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标准中规定检查的控制菌选择相应验证的菌株。验证大肠菌群检查法时,应采用大肠埃希菌作为验证菌。
2、验证方法
(1)试验组:取规定量供试液(各控制菌检查方法下均有规定)及10~100cfu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中,依相应的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试验菌液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冲洗后,取出滤膜接种到增菌培养基中。
(2)阴性菌对照组:设立阴性菌对照组是为了验证该控制菌的检查方法的专属性。方法同试验组,验证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用,验证铜绿假单胞菌检查法时得阴性对照菌采用大肠埃希菌。
结果判断:阴性菌对照组不得检出。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证明可按此供试液制备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控制菌检查。若试验组未检出试验菌,应消除供试品种的抑菌活性,方法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检查方法验证(稀释法、薄膜过滤法、中和剂、沉定法),建立新的方法,重新验证。
微生物检查方法验证方法及测试菌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