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PRODUCTS
抗病毒纺织品是指通过特殊处理技术,使其具有抑制或杀灭病毒的能力,从而减少疾病传播风险的纺织品。纺织品抗病毒性能检测的标准依据是《ISO 18184:2019 纺织品 纺织产品的抗病毒活性的测定》和GB/T 43823-2024《纺织品 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纺织品抗病毒检测-中科检测中心
抗病毒活性试验病毒
流感病毒的病毒株和宿主细胞及生长培养基如下:
病毒株:
甲型流感病毒(H3N2):A/Hong Kong/8/68ATCC VR-1679
甲型流感病毒(H1N1):A/PR/8/34:
ATCC VR-1469
宿主细胞:
MDCK 细胞
(狗肾上皮细胞)
ATCC CCL-34
生长培养基:
EMEM (9.8)
肠道病毒EV71的病毒株和宿主细胞及生长培养基如下:
病毒株:
肠道病毒EV71:ATCC VR-1432
宿主细胞:
Vero 细胞
(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
ATCC CCL-81
生长培养基:
EMEM (9.8)
可根据用途选择不同的测试病毒,其他种类的病毒和宿主细胞可经适当的验证后使用。如果使用其他种类的病毒和宿主细胞,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名称和选用原因。
抗病毒活性试验原理
将病毒分别接种在试样和对照样上,在特定的接触时间后,计数剩余的感染性病毒数量(病毒感染滴度),以抗病毒试样和对照样试样中剩余感染性病毒的平均对数值的差值作为病毒减少值,或以抗病毒试样和对照样试样中剩余感染性病毒数量的平均值来计算病毒减少率。病毒感染滴度采用噬斑法或TCID50法测定。
抗病毒活性试验步骤
1、试样准备
所有试样均置于带盖样品瓶中备用。
如果将培养皿试验条件下放入培养箱时,能保持湿度稳定(通过在每个培养皿上盖上盖子),则可在无菌培养皿中制备试样。在进行试验之前,无菌地将试样转移至无菌瓶中。
2、试样接种病毒
对于吸水性试样,用微量移液器精准吸取0.2mL病毒悬液多点接种至样品瓶中的试样上,然后用瓶盖密封样品瓶。
对于疏水性织物试样,用微量移液器精准吸取 0.2mL病毒悬液多点接种至50mmX50 mm的试样上,再用另一块50mmX50mm的样片覆盖,使试样抗病毒处理面与病毒悬液充分接触。对于疏水性纤维或纱线试样,用微量移液器精准吸取0.2mL病毒悬液多点接种至50mmX50mm的试样上,再用50mmX50mm的不影响病毒活性的塑料薄膜覆盖,使试样与病毒悬液充分接触。
3、接触时间
将样品瓶放入培养箱,在25℃条件下培养2h。经相关方协商确定后可调整接触时间,但不超过24h,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4、接种后立即洗脱病毒
3个对照样试样接种病毒后,立即在样品瓶中加入20mL的SCDLP液体培养基,然后将样品瓶盖上瓶盖,用旋涡混合器振荡5次,每次5s,将病毒从试样中洗脱下来。
注:该病毒悬液将作为对照试样的初始洗脱病毒悬液。
5、接触时间后洗脱病毒
3个对照样试样和3个抗病毒试样接触2h后,在样品瓶中加入20ml的SCDIP液体培养基,然后盖上瓶盖,用旋涡混合器振荡5次,每次5s,将病毒从试样中洗脱下来。
注:这些病毒悬液是与对照样试样和抗病毒试样经接触时间后的初始洗脱病毒悬液。
抗病毒纺织品的定义
1.抗病毒纺织品是指具有抑制或灭活病毒功能的纺织品,能够阻断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2.抗病毒剂可以是物理屏障、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它们作用于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繁殖或释放。
3.抗病毒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公共场所和个人防护等,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抗病毒机制
纺织品的抗病毒功能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实现:
*物理屏障:紧密编织或涂层的纺织品可阻止病毒颗粒进入。
*病毒吸附抑制:某些抗病毒处理剂可与病毒颗粒结合,抑制其与宿主细胞的吸附。
*病毒失活:抗病毒处理剂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破坏病毒颗粒的结构或活性。
纺织品抗病毒检测-中科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