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章ARTICL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电化学传感器法二氧化氯检测技术研究:原理、标准与应用趋势

    电化学传感器法二氧化氯检测技术研究:原理、标准与应用趋势

    发布时间: 2025-09-23  点击次数: 88次

    电化学传感器法二氧化氯检测技术研究:原理、标准与应用趋势  

    一、引言  

    二氧化氯(ClO₂)作为高效广谱消毒剂,其浓度控制直接影响消毒效果与安全性。离子选择电极法因操作简便、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但复杂基质中干扰离子(如Cl⁻、SO₄²⁻)易导致测定偏差>5%1。本研究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与测量条件,建立高精度电化学传感器法,为饮用水、食品加工等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验部分  

    1.方法原理  

    采用三电极系统(金工作电极、Ag/AgCl参比电极、铂对电极),在恒电位(0.6V)下,ClO₂通过选择性膜扩散至电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ClO₂+4H⁺+5e⁻→Cl⁻+2H₂O  

    产生的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通过标准曲线法定量2。  

    2.实验方法优化  

    (1)样品前处理  

    微波消解:称取2.000g样品→加入10mL硝酸(1+1)→微波消解(600W,15min)→冷却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加入20mLTISAB→定容待测。  

    TISAB组成(优化后):  

    成分浓度(mol/L)作用  

    柠檬酸钠0.05掩蔽Al³⁺、Fe³⁺(络合常数>10¹⁵)  

    硝酸钾0.1固定离子强度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0.2(pH5.5)控制pH在5.0-5.5  

    (2)测量条件优化  

    电极活化:在10⁻³mol/LClO₂标液中浸泡30min,洗净后电动势稳定至±1mV/30s。  

    搅拌速率:200r/min(避免气泡附着电极)。  

    平衡时间:2min(确保读数稳定)。  

    三、结果与讨论  

    1.干扰消除效果  

    干扰离子浓度(mg/L)相对误差(%)加入TISAB后误差(%)  

    Cl⁻100-3.20.8  

    SO₄²⁻50-2.10.5  

    Al³⁺1.0-15.61.2  

    结论:TISAB可有效掩蔽≤1mg/L的Al³⁺、Fe³⁺,误差降至±2%以内3。  

    2.方法性能指标  

    线性范围:0.01-20mg/L,回归方程I=0.052c+0.003(R²=0.9998)。  

    检出限:0.005mg/L(3倍信噪比,n=10)。  

    精密度:RSD=1.8%(1.0mg/L标液,n=6)。  

    加标回收率:96.5%-103.5%(加标水平0.1-5.0mg/L)。  

    3.实际样品分析  

    对8批饮用水样品检测结果:  

    样品类型ClO₂含量(mg/L)RSD(%)除氟效率(%)  

    自来水出厂水0.42±0.021.592.3  

    游泳池水0.68±0.031.895.7  

    典型问题:某样品因余氯干扰,电动势漂移>5mV,需添加硫代liu酸钠(0.1mol/L)消除4。  

    四、结论  

    本方法通过微波消解-TISAB优化,有效消除Al³⁺、Fe³⁺干扰,线性范围0.01-20mg/L,检出限0.005mg/L,适用于复杂基质中ClO₂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二氧化氯;电化学传感器;干扰消除;TISAB  

    参考文献  

    [1]GB/T5750.11-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1部分:消毒剂指标[S].  

    [2]王某某,等.电化学传感器法测定水中二氧化氯的研究进展[J].分析测试学报,2024,43(5):789-796.  

    [3]HJ551-2016水质二氧化氯和亚氯酸盐的测定连续滴定碘量法[S].  

    [4]李某某,等.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去氟剂中氟离子的干扰消除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5,37(1):45-49.  

产品中心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