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酸酯类阻垢剂基质中磷酸根含量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及干扰消除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9-19 点击次数: 30次磷酸酯类阻垢剂复杂基质中磷酸根含量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及干扰消除研究
一、引言
磷酸酯类阻垢剂因具有优异的螯合与分散性能,广泛应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其水解产生的磷酸根(PO₄³⁻)含量直接反映产品稳定性,过高会导致磷酸钙垢沉积,影响阻垢效果。传统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受有机膦(如HEDP、ATMP)干扰严重,相对偏差>5%。本研究针对阻垢剂中高浓度有机膦、表面活性剂等复杂基质,建立固相萃取(SPE)净化-离子色谱(IC)测定方法,系统优化前处理和色谱条件,实现磷酸根的精准定量。
二、实验部分
1.仪器与试剂优化
色谱柱筛选:对比DionexIonPacAS11-HC(4×250mm)和AS19(4×250mm),AS11-HC对PO₄³⁻保留时间7.2分钟,与SO₄²⁻分离度达3.5(AS19仅2.8),选为分析柱
固相萃取柱选择:SAX(强阴离子交换)柱对有机膦吸附率>95%,优于NH₂柱(78%)
2.样品前处理详细流程
活化:SAX柱依次用5mL甲醇、5mL超纯水以3mL/min流速活化
上样:取5mL样品提取液(2.000g样品超声提取定容至50mL)上样,重力流下
淋洗:5mL水→5mL5%甲醇水溶液淋洗,去除Cl⁻、NO₃⁻等干扰阴离子
洗脱:5mL0.1mol/L硝酸洗脱磷酸根,收集洗脱液定容至100mL,过0.22μm滤膜
3.色谱条件优化
淋洗液浓度:3.5mmol/LNa₂CO₃+1.0mmol/LNaHCO₃(实验表明3.0mmol/L分离度不足,4.0mmol/L保留时间过短)
流速:1.0mL/min(柱压12MPa),柱温30℃,进样量20μL
三、结果与讨论
1.干扰消除效果
Cl⁻干扰:当样品中Cl⁻浓度≤500mg/L时,与PO₄³⁻保留时间差2.3分钟,分离度>2.5,无干扰
SO₄²⁻干扰:浓度≤200mg/L时,分离度4.5,峰面积偏差<0.5%
焦磷酸根干扰:通过淋洗液浓度调节,与PO₄³⁻保留时间差1.8分钟,分离度2.8
2.方法性能参数
线性范围:0.1-100mg/L,回归方程y=0.052x+0.019(R²=0.9998)
检出限:0.02mg/L(S/N=3),定量限0.06mg/L
精密度:6次平行测定RSD=1.2%(10mg/LPO₄³⁻标样)
加标回收率:96.5%-103.2%(n=6,加标水平5mg/L、20mg/L、50mg/L)
3.实际样品分析
样品PS-01:标称磷酸酯含量30%,实测磷酸根18.2%(理论水解值18.5%),水解率0.15%/月
样品PS-02:40℃加速储存30天,磷酸根从15.0%升至15.5%,水解率3.5%/月
样品PS-03:含焦磷酸根杂质(50mg/L),经固相萃取后干扰消除,测定偏差<0.3%
四、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可有效消除磷酸酯阻垢剂中有机膦和高盐基质干扰,磷酸根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水处理剂的质量控制,为阻垢剂储存条件优化和水解速率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磷酸酯阻垢剂;磷酸根;离子色谱;固相萃取;干扰消除
参考文献
[1]HG/T4510-2013水处理剂磷酸酯[S].
[2]张明,等.离子色谱法测定阻垢剂中磷酸根的研究进展[J].分析测试学报,2024,43(3):456-463.
-
危险废物鉴定
-
环境检测和监测
-
公共卫生检测
-
土壤检测
-
消毒产品(卫生用品)检测
-
化妆品类检测
-
成分分析检测
-
食品、农产品、饮料及食品级接触材料检测
-
空气净化器检测
-
净水器检测
-
塑胶跑道检测
-
涂料油漆检测
-
危险化学品鉴定
-
可再生资源检测
-
材料性能分析
-
化学品检测
-
油品品质检测
-
玩具纺织品及皮革等有害化学物质检测
-
环境可靠性试验
-
农残、兽(药)残检测
-
可靠性检测
-
科研服务
-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
毒理实验
-
化学分析
-
病毒灭杀试验
-
洁净度检测
-
碳排放
-
第三方验货
-
纸制品检测
-
医疗器械检测
-
3Q验证
-
专项检测
-
射频电磁场检测
-
除垢剂检测
-
建筑材料
-
生物相容性检测
-
军团菌检测
-
铜离子加速盐雾试验
-
快速温变试验
-
拉伸试验检测
-
温湿交变试验
-
美妆消毒
-
胶粘剂
-
新能源检测
-
运动场地
-
质量鉴定
-
洁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