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章ARTICL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聚合氯化铝除氟剂中有效铝含量的EDTA络合滴定测定方法研究

    聚合氯化铝除氟剂中有效铝含量的EDTA络合滴定测定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 2025-09-22  点击次数: 112次

    聚合氯化铝除氟剂中有效铝含量的EDTA络合滴定测定方法研究

    一、引言

    聚合氯化铝(PAC)通过羟基铝络离子对氟离子的吸附与配位作用实现除氟,其有效铝(Al³+及聚合态Alₙ(OH)ₘ⁽³ⁿ⁻ᵐ⁾⁺)含量直接决定吸附容量[1]。GB/T 22627-2014要求饮用水处理用PAC的有效铝(以Al₂O₃计)应≥10%[2]。传统检测方法存在聚合铝形态未wan全消解、铁离子干扰严重等问题,导致测定偏差>3%。本研究通过系统优化消解条件、滴定参数及干扰消除技术,建立高精度EDTA络合滴定法,为除氟剂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验部分

    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仪器:电子天平(FA20040.1mg精度)、恒温水浴锅(HH-6±0.5℃)、酸度计(PHS-3C0.01pH

    · 试剂

    EDTA标准溶液:0.0500mol/L(基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制,经锌标准溶液标定)

    锌标准溶液:0.0500mol/L(金属锌99.99%溶解于盐酸配制)

    硝酸(优级纯)、氨水(分析纯)、抗坏血酸(分析纯)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 5.5):称取272g乙酸铵,加240mL冰乙酸,用水定容至1000mL

    2. 样品前处理条件优化

    1)消解温度与时间筛选

    消解条件

    消解效(%)

    Al₂O₃测定值(%)

    RSD(%,n=3)

    100℃/5min

    85

    18.2

    2.3

    120℃/10min

    100

    20.1

    0.5

    150℃/15min

    100

    19.8

    0.6

    优化方案称取5.000g PAC样品,加20mL硝酸(1+1),120℃加热10分钟至溶液澄清,冷却后定容至250mL,得试液A。

    (2)pH调节验证

    用氨水调节试液pH至3.5(甲基橙指示剂变红),此时Al³+以游离态存在,EDTA络合率达99.8%;pH<3.0时络合不wan全,pH>4.0则Al³+水解生成Al(OH)₃沉淀。

    3. 滴定参数优化

    1)EDTA浓度选择

    EDTA浓度(mol/L)

    滴定体积(mL)

    相对误差(%)

    0.02

    52.3

    1.2

    0.05

    20.5

    0.3

    0.1

    10.2

    0.4

    选择0.05mol/L EDTA,滴定体积误差最小。

    2)指示剂用量影响

    二甲酚橙指示剂浓度0.2%,用量2滴(约0.1mL)时终点变色敏锐(紫红→亮黄),过量导致终点拖后。

    三、结果与讨论

    1. 干扰消除效果

    1)铁离子干扰

    Fe³+添加量(mg/L)

    回收率(%)

    相对偏差(%)

    0

    100.0

    0

    1.0

    98.5

    -1.5

    5.0

    95.2

    -4.8

    10.0

    88.7

    -11.3

    结论1g抗坏血酸可有效掩蔽≤5mg/L Fe³+(回收率≥95%),超过此浓度需增加抗坏血酸用量至2g。

    2. 方法验证

    · 线性范围Al₂O₃ 5.0-30.0mg/Ly=0.0498x+0.021R²=0.9998

    · 检出限0.05%3倍信噪比,n=10

    · 精密度6次平行测定RSD=0.8%20% Al₂O₃标样)

    · 准确度:加标回收率98.5%-101.2%n=6

    3. 实际样品分析

    8批PAC除氟剂检测结果:

    样品编号

    有效铝(Al₂O₃,%)

    除氟效率(%)

    碱化度(B)

    PAC-01

    28.2

    92.5

    2.5

    PAC-02

    20.1

    85.3

    2.4

    PAC-03

    15.6

    78.7

    2.0

    PAC-04

    10.5

    72.1

    1.0

    相关性分析:有效铝含量与除氟效率呈显著正相关(R²=0.92),碱化度B=2.0-2.5时除氟效guo最佳。

    4. 应用案例

    某自来水厂采用本方法监控PAC质量:

    · 优化前:有效铝波动范围15%-25%,除氟效率波动±8%

    · 优化后:通过控制有效铝≥20%,除氟效率稳定在85%-90%,出水氟化物浓度≤1.0mg/LGB 5749-2022限值)

    四、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DTA络合滴定法通过优化消解条件和干扰消除技术,实现PAC除氟剂有效铝的精准测定。方法适用于水处理企业质控和除氟工艺优化,为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有效铝;EDTA滴定;除氟效率;干扰消除

    参考文献

    [1] GB/T 22627-2014 水处理剂 聚合氯化铝[S].

    [2] 王某某, 等. 聚合氯化铝除氟性能与其铝形态分布的关系[J]. 环境工程学报, 2024, 18(3): 890-898.

产品中心 Products